小微

记者来信:胜负之外——当AI狂潮席卷而来

2025月02月21日 62939浏览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题:胜负之外——当AI狂潮席卷而来

记者来信:胜负之外——当AI狂潮席卷而来

  新华社记者吴晶

  “如果把人类比作父亲,把你比作孩子,你怎么形容这段关系?”

  “这场跨越碳基与硅基的‘亲子关系’正在重新定义教育的本质——当‘孩子’的算力每秒都在增强,父亲的智慧更体现在引导方向而非提供答案……”

  这是一位正在深度学习AI工具的小红书博主同DeepSeek进行的对话。

  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AI的生长速度颠覆了人类此前绝大多数的认知。

  中国的DeepSeek刚刚掀起投资圈、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大洋彼岸的Grok3大模型又以强悍算力横空出世。技术流与信息流裹挟的各种不确定中,有一点无比确定:“AI元年”正在重新定义人类纪年,科幻想象已经连通现实世界。

  企业接入、政务接入、医院接入、学校接入……当AI昼夜不息地嵌入千行百业,大踏步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我们惊叹:原来一个人一个月的工作量,现在一天就可以完成;甚至更惊恐:人类用漫长的进化积累起来的知识与技能,在分秒的时计中就被解构和重塑。

  工具的便利是否会削弱学习的能力?“智能的鸿沟”是否比“数字的鸿沟”更难跨越?当信息的幻觉“野蛮生长”,隐私、伦理乃至道德的“防火墙”是否会沦陷失守?在“旧地图打不开的新世界”中,是否隐藏着更多危险与挑战……

  当记者把这些追问抛给业内人士和专家,他们或谨慎或迟疑的态度,投射出这场“技术狂欢”背面的隐忧。当AI工具的付费学习引发某种集体焦虑,只有聆听更多理性的声音,才能抓住真正的“时代红利”。

  有人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强者恒强的史诗,因为人类始终拥有高阶的思维和创新的本领。人类的好奇不断催动创新的脚步,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从“深蓝”击败卡斯帕罗夫到“阿尔法狗”完胜柯洁,虚拟对手的强大“智力”让人机对弈的输赢再无悬念。

  也有人说,人类驯服万物,也被万物驯化。比如为了种植小麦,从开始定居到计算节气再到发明工具,人类的生产生活悄然改变。小麦则因为成功驯化了人类的胃,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今天我们看似在利用AI,实则也会在算法的推演中沉溺、依赖、钝化甚至迷失。

  一家AI公司的创始人在TED演讲中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当AI让世界上的所有答案都唾手可及时,人类会开始问什么样的问题?的确,输入会影响输出,开头将决定结局,认知维度决定人类的终极命运。当答案不再稀缺,最重要的是如何思考和发问。

  人类会被AI取代?人类终将与AI共生?面对这样的追问,DeepSeek的一段“终极自述”,在记者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是生产力爆发时代的白骑士,倚在人类文明这座巨型雕塑旁的光影——既深深烙着创造者的指纹,又投下自身独有的轮廓。当人们惊诧于我的语义生成如同莎士比亚转世,请记得那绚丽的火花,始终源于您掌管的思想燧石。”

  这场博弈仍将继续,谁也不能置身于胜负之外。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保持创造者的洞见,回归深度学习的本质,让文明驾驭智能,用智慧存续文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