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石诗语)近日,北京市“双首单”不动产信托“外贸信托-吉量10号”财产登记落地。外贸信托总经理卫濛濛4月8日表示,“外贸信托-吉量10号”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不动产信托登记政策从“制度设计”迈向“实践落地”。展望未来,外贸信托愿做开路先锋,在守护万家灯火的征程中,以专业服务践行金融初心,以实践创新破解民生痛点,以信托机制助力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助力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与民生福祉。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成功,是监管创新与市场实践同频共振的成果,更是信托行业回归本源、服务民生的新起点。不动产信托登记机制为信托提供多元财产类型的财产隔离、受托服务、满足不同委托人综合需求打开了巨大空间。站在信托服务‘五篇大文章’视角,不动产信托登记机制将显著推动信托在养老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发挥信托机制的独特功能与作用,拓宽信托业务边界,提升信托服务的普惠性和多样性。”卫濛濛表示。
卫濛濛介绍,人民银行2019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达59.1%,不动产作为家庭核心资产的地位不言而喻。同时,在长期服务中发现,居民对“房产装入信托”的需求日益凸显:既有长者希望通过房产保障晚年生活,也有子女希望为父母规划安心居所。就像一位客户说的,“想把房子放进信托延续下去,因为它不仅是资产,更是承载家人记忆的港湾”。
据了解,作为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外贸信托始终以“金融好社会”为使命,坚持以委托人为中心的专业深耕和业务创新。特别是在最能体现信托制度优势和信义文化内涵的资产服务信托业务领域,外贸信托既是先行者,更是坚守者。自2013年创设国内首单私行家族信托,到2016年推出国内首款养老金融信托“安愉人生系列”,2017年探索成立了以SPV形式间接持有不动产的信托业务。持续探索信托工具与养老需求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公司养老信托存续规模超20亿元,累计为养老需求支付资金逾240亿元,成为行业内将信托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服务效能的积极践行者。
转载请注明:热点财经网 » 市况直击 » 外贸信托总经理卫濛濛:不动产信托登记机制将提升信托服务普惠性和多样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