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王雪青)近期,“AI+医药”概念火热。平安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周思聪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制药的重点应该是“制药”而非“AI”,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技术赋能与实际产业价值的区别。
周思聪表示,在药物发现环节,科学家、AI技术和CXO企业都能参与早期分子筛选,但谁能够找到最优解并不确定,AI只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她强调,药物研发真正的难点在于临床阶段,“医药行业90%的技术重点在于药物作用于人体后,针对各种不良反应进行改良调整,这个过程是AI目前无法替代的”。
对于AI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周思聪持谨慎态度:“AI读片确实能减轻医生工作量,但医疗行业具有特殊性——不能试错。目前AI依赖的往往是局部数据,难以推演全局情况。”
谈到有关AI赋能医疗设备的投资看法,周思聪表示:“虽然AI在医疗设备领域已有应用,但我们现阶段不会因此给予相关企业过高估值溢价,这样的投资逻辑存在风险。”
周思聪总结称,AI制药以及AI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的方向,但是短期来说,还不能给予很大的估值期待。目前来看,传统制药企业的研发体系和临床经验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热点财经网 » 市况直击 » 平安基金周思聪:AI制药重在制药而不是AI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