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民生加银基金刘欣:探讨资产配置变革与FOF突围之道

2025月07月21日 69316浏览

  

民生加银基金刘欣:探讨资产配置变革与FOF突围之道

  2025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被贴上了“不确定性”的标签:美联储加息周期充满变数,地缘局势黑天鹅频现,权益市场延续宽幅波动态势,债券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也呈现震荡走势。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民生加银基金总经理助理兼资产配置部总监刘欣,他表示,当市场波动成为常态,单一资产风险抵御能力下降,资产配置正逐渐成为投资者应对不确定性的主要选择。

民生加银基金刘欣:探讨资产配置变革与FOF突围之道

  低利率时代的资产配置密码

民生加银基金刘欣:探讨资产配置变革与FOF突围之道

  近年来,中国居民财富管理底层逻辑发生质变,其背后是经济经历深刻转型,未来财富增长将更依赖于金融资产的有效配置。从资产表现来看,近年来单一资产投资波动性较大,近三年万得全A指数最大回撤超29%,QDII基金指数最大回撤超17%,即便是相对稳健的黄金指数,近三年也有过24.59%的最大回撤。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证FOF基金指数近三年年化波动率仅为6.28%,最大回撤控制在15.48%。

  对此刘欣表示,市场波动的本质是资产价格对经济基本面、政策变化、投资者情绪等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单一资产尽管长期上涨,但是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幅波动,投资者需要通过多元配置,在不同资产类别间寻求风险对冲与收益平衡。

  作为专业投资者,刘欣认为,在资产配置方面应秉持四大核心原则。一是预期收益的可理解性,投资组合的收益来源应该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而非仅仅依赖于历史数据。二是波动的可控性,虽然波动不可避免,但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可以将波动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三是结构的可透视性,能够真正地认识到收益和风险来源,关注投资标的内在价值,避免因市场情绪波动而做出冲动决策。四是长期投资的可执行性,不仅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际行动,通过增加投资次数和资产分散,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

  FOF产品迎来发展新机遇

  FOF在国内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投资工具,逐渐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通过精选多只不同类型基金,实现资产的进一步分散和优化配置。

  刘欣具有17年基金从业经验,曾担任宏利基金金融工程部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等职位,在丰富的权益资产及团队管理经验中,磨炼出了对各类型资产的深度认知及广泛多元的配置能力。

  刘欣认为,FOF投资的优势主要在于三方面。首先是策略互补,FOF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的基金,实现不同投资策略之间的优势互补。例如,高胜率的量化策略与高赔率的趋势策略相结合,使得投资组合在相对稳健和更高弹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可以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其次是风险管理,FOF投资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提高整体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分散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分散单只基金的风险,二是分散单一资产类别的风险,多层次的风险管理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第三是专业管理,FOF由专业的投资团队管理和运作,相对普通投资者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市场洞察力,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例如,通过配置黄金来抵御经济波动风险,通过QDII基金配置海外股市,借道REITs捕捉行业红利,这种跨资产、跨策略、跨管理人的立体化配置,正是普通投资者难以复制的专业壁垒。

  在FOF产品方面,当前市场常见的观点有两种:一是在配置上更加集中,实现短期的超额收益;另一种是实现长期透明回报,让投资者长期持有。刘欣认为,第二种方式更有利于产品发展,因为公募基金需要扩大规模,服务更加广泛的人群,这就需要长期相对平稳的投资体验。同时,基金经理的经验和观念也很重要,重视风控并真正具有长期为客户提供服务理念的基金经理,会更加深刻认识到资产配置和长期策略的重要性。

  谈及未来FOF产品布局,刘欣表示,将坚持绝对收益目标,以多元配置为核心,满足投资者稳健增值需求。未来将探索更多创新品种,如结合量化策略的指数型FOF,提升产品透明度与效率。“我们希望打造让投资者长期持有、长期受益的FOF产品。通过专业配置能力,让投资者相信资产配置的力量,而非追逐短期热点。”刘欣总结。

  以绝对收益为导向

  作为具备长期资产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刘欣敬畏市场,持有“弱者思维”投资理念,即承认对市场认知的局限性,强调通过分散配置应对不确定性。

  “市场中80%的事我们无法认知,需通过配置来对冲未知风险。投资是长期概率游戏,通过增加投资次数(时间维度与资产维度),将概率事件转化为确定性收益。”刘欣表示,以主动投资为例,中国市场因机构占比提升较慢,包括量化策略在内的主动策略仍有超额收益空间。这类策略的长期有效性源于市场特征,而非个人能力。

  对于投资风险,刘欣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将风险分为波动与价值丧失两类,明确区分二者:“波动是价格波动,本质是市场情绪与交易行为的结果,未影响资产内在价值,波动带来的是投资者的焦虑与痛苦;而价值丧失源于公司基本面恶化、债券违约等,这才是真正的风险。”

  他进一步解释:“投资者因波动而恐慌赎回,往往将纸面亏损变为实际损失。而FOF可通过波动控制,让投资者在可接受的波动中坚持长期投资,避免因情绪交易而受损。”

  面对近期市场的持续波动,刘欣表示,其团队并未进行大规模的配置调整。由地缘因素引起的市场波动往往是短期现象,投资者不应反应过度,通过提前做好风险控制,可以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表现。“投资应当做好长期概率上的事情,而不是去预测短期市场走势,成功的投资长期来看,都是靠配置实现的。”刘欣表示。

  同时,刘欣还强调了收益来源的重要性,他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产品收益来源的透明性和可靠性是信心的来源,也是能够长期持有的基石,而投资收益应源于清晰可解释的因素,而非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他表示:“中国市场主动基金长期业绩优于宽基指数,但挑选优质主动基金难度极大。相比之下,策略指数基金(如红利指数、基本面指数)以透明规则提供长期收益,是相对更可靠的选择。”以红利指数为例,其筛选高股息、低估值公司,受益于市场对企业价值的重新认知,在弱市中回撤较小,长期收益较稳定,适合追求稳健投资的投资者。

  刘欣的配置策略主要基于长期历史数据与常识判断。他会分析资产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表现,构建互相对冲的组合。例如,股票与长期利率债在经济周期中呈现对冲关系,通过合理搭配可平衡组合风险收益特征。在大类资产选择上,刘欣当前看好中国资产:“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趋势向上。而美国资产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潜在风险较大。一些新兴市场因本币汇率波动风险较高,暂不适合投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