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国联民生证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183%

2025月07月11日 65392浏览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赵中昊 林倩)7月11日,国联民生证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41亿元,同比增长约1183%,业绩实现大幅跃升,彰显出“1+1>2”的协同整合成效,印证了公司在资源聚合、团队融合以及业务协同上的显著成果。

国联民生证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183%

  优势互补 锻造业绩增长“强引擎”

  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新“国九条”后首单落地的券商市场化并购案例,国联民生证券的整合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国联证券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及衍生品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而民生证券在“投资+投行+投研”和固定收益业务方面探索出增长新引擎。在区域分布上,国联证券立足于长三角这一经济体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前景最好的地区,深耕无锡,辐射重点区域,民生证券分支机构则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整合将快速提升财富客户规模,实现区域互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在资源配置方面,本次重组整合有望推动国联民生证券在资金、人才、业务等方面实现最优配置。

  目前看来,并购重组后国联民生证券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的协同效应已快速显现,业务优势互补,核心业务能力突出。在新一轮IPO政策周期下,国联民生证券已经与国泰海通、中信证券以及中信建投、华泰联合证券、中金公司构建了“两超四强”的市场新格局。Wind数据显示,6月份获受理的IPO项目(152家企业)中,国联民生证券以2家上证主板2家创业板以及5家北交所拟上市企业的保荐数量位居前列。合并后的国联民生证券投行业务实现“量质齐升”。

  研究业务成为合并后另一大增长极。按合并报表口径计算,2024全年,国联民生证券以分仓佣金4.6亿元、市占率4.22%冲入行业前五,在佣金改革全行业承压的背景下逆流而上,交出了合并后的第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业务整合稳步推进

  公开资料显示,2月14日,国联证券正式更名为“国联民生证券”。目前,国联民生高管团队中,国联集团总裁顾伟担任党委书记,葛小波担任董事长、总裁,汪锦岭为执行副总裁。公司共有7位副总裁,分别是李钦、马群星、尹磊、徐春,以及此次新上任的王卫、任凯锋、杨海。此外,高管团队还包括首席风险官江志强、合规总监戴洁春、首席信息官吴哲锐、董事会秘书王捷等。

  业务方面,国联民生证券投行子公司已于今年4月下旬完成更名,由原来的“华英证券”变为“国联民生承销保荐”,注册地也在今年3月由江苏省无锡市迁至上海市。据悉,更名后的国联民生承销保荐,将在原华英证券的基础上,吸纳民生证券的投行板块,未来由国联民生证券副总裁徐春出任董事长,成为上海投行领域的新势力。

  券业整合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今年以来,券商并购重组节奏加快。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有利于提升券商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同时也推动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在此背景下,国联民生证券的市场化顺利整合以及持续显现的整合效果,为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从此次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数据来看,国联民生证券无论是业绩的大幅增长,还是其投行、研究等核心业务条线迸发的强劲增长动能,都有效诠释了其整合之路的稳步有效,为未来向着一流投资银行目标迈进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同时也充分印证了国联民生证券的整合之路,不仅是规模的简单叠加,更是业务链、客户资源和专业能力的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券业整合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有行业分析师表示,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f $type=='index'&&$page=='1'}